北京努力减少地下水年开采量,促进历史水系修复
本报北京3月3日电(记者杜燕)到“十四五”末,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单位面积用水量下降到10立方米以下,生产生活用水总量控制在30亿立方米以下,地下水年开采量减少到14亿立方米左右。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供水安全保障系数超过1.3,城市供水能力达到1000万立方米/日。建成区海绵城市成功率达到40%以上,主城区积水点实现动态清理。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河湖生态状况持续改善。
这是北京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总工程师冯毅在今天举行的北京市“十四五”期间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冯毅表示,“十四五”期间,北京将围绕五大水务发展目标,系统规划建设与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和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现代水务保障体系。
一是围绕“安全”目标,强化“刚性”和“韧性”要求,构建水上安全保障体系。重点是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落实《北京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完善水元素规划体系。积极推进多元化外调水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多水源互配调度工程体系。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实施地下和水库蓄水。同时,完成重点堤防达标治理,推进重点防洪工程和重点蓄滞洪区建设,基本建成“通州堰”防洪工程体系。开展内涝防治,构建“源头削减、管网输送、蓄洪削峰、应急超标准响应”的内涝防治体系,解决“城市看海”问题。
二是围绕“清洁”目标,加强“源头”和“龙头”保护管理,加快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重点是补齐城乡供水短板,按照适度超前、城乡统筹的原则,加快城镇水厂和管网建设,持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推进农村供水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提高供水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继续打好清水攻坚战,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开展中心城区和郊区新城溢流污染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
三是围绕“生态”目标,强化“节水”和“补水”措施,进一步拓展生态治水新路径。重点是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任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完善水生态空间规划控制体系,依法依规实施建设控制,促进水生态空间要素协调。京冀协同完善境内外水生态补偿制度。推进密云水库水源保护,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全部建成。实施官厅水库滨水区生态修复,改善水库周边环境。
北京继续开展重点河流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实施区域水系连通,构建流域互利、多线衔接、多层循环、生态健康的水网体系。按照“一年起步,两年示范,五年成型,十年涵养,多年成景观”的规划建设目标,加快文峪河公园等项目建设,形成大规模的城市蓝绿生态空间。研究重点河流生态水量和水源保障方案,确保重点江河湖泊生态用水。
四是围绕“美”的目标,加强“示范”和“标准化”建设,不断打磨青山绿水的美丽底色。重点是让更多的江湖变成“网络名人打卡地”,让更多市民享受到水生态改善带来的红利,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
北京将继续推进城市河湖景观改善工程,提高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和宜居性。拓展垂钓、滑冰、皮划艇等服务领域,扩大水上基础设施对外开放范围。北京将研究建立亲水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施沿线船闸、码头建设,实现北运河通州段全线通航,推进潮白河顺义新城段等水域旅游通航。
北京将保护首都功能核心区老城区的六海八水空间格局,推进历史水系修复和滨水空间改造提升。五是围绕“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加大“共治”和“共享”力度,不断提高水公共服务水平。重点是以服务保障为基础,完善水务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创新水务为民服务方式,增强水务公共服务意识。
北京将深化营商环境和水务政策改革,完善水务“投诉即办”流程,让主动服务、首办不投诉的工作机制更加顺畅。同时,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推进智慧水务全场景应用,打造北京智慧水务1.0,加快提升水务精细化、智能化、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升水务科技创新能力,为水务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和驱动。冯毅表示,北京将推进首都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whys.jafeney.com/5110.html